音質VS音量
前Depeches Mode鍵琴手Alan Wilder,在2008年《Side-Line》雜誌上刊了一篇公開信,寫盡對音樂市場的失信與失望,他開首就質問為何科技愈來愈進步,我們聆聽的音樂卻愈來愈差?

他最先評撃的就是音量戰(Loudness War/Volume War)

音量戰始於90年代中期,隨著音樂市場的蓬勃增長,各廠商都希望旗下的作品出眾一點、令人一聽難忘,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歌曲炮製得響亮一點。得益於錄音與後期製作的科技進步,製作人開始爭相將歌曲的音量強行拉扯至峰值,原本細緻的部分都會被放大,簡言之,動態範圍收窄,增大了音量、犧牲了音感。Alan Wilder則在文章中點名批評 Arctic Monkeys的 '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 Floor' 為不精巧、單面向的嘈音(most unsubtle, one-dimensional noise),認為純粹因為他夠響亮,才能夠在市場上突圍而出。單曲的熱播標誌了新世代音樂在音量戰中成了俘虜,完全地落敗了。

Alan Wilder當然不是針對Arctic Monkeys 無的放矢,他接下來還陳情了對音樂廠牌的的失望。

他指出具有名氣的樂隊如Radiohead,可以免費的形式發放作品作宣傳技倆,因為對比起另一形式的收入(如大型演出、商品),靠觀眾聆聽歌曲所付的費用根本不值一哂。但是,這就養成了觀眾以相當廉價的費用甚至毫不花費去收聽音樂的習慣。而偏偏大部分音樂人都是靠這卑微收入作生計,他們漸漸被這消費模式迫得舉步為艱,不要忘記的是這些不具名氣的音樂人在創作上所花費的成本與心機不變。他興幸自己曾為Depeches Mode 一員的身份免卻了這些煩惱,但對於同業被動的遭遇感到不岔。

他亦提到廠牌的資源有限制,只願意投資在有名氣的藝人身上,不具名氣的就被剝削宣傳經費,不願作投資。特別是小型獨立廠牌被大唱片收購後,旗下藝人要面對的資源重新分配尤具嚴峻,面對業績數據的質疑,可謂不近人情。廠牌厚此薄彼的宣傳策略進一步令音樂業生態不平衡﹐沒有名氣的人只能自救多福;經紀人(公司)沒有做到自己的宣傳職責,要音樂人自己做起宣傳,變相減少了原本可以用來做音樂的時間他認為相當可惜。

「最大問題是以商業模式運銷藝術品。」

面對市場的轉變,樂者要另闢溪涇去開拓自己可行的模式﹐他以自己的另一隊樂隊Recoil的經歷為例子,分享如何在小眾市場下存活。 樂隊08年的'Prey'/'Allelujah'單曲發行,是繞過唱片公司、由一群熱心的俄羅斯樂迷組織作統籌而順利發行的。單曲以收藏品的概念去為樂迷度身訂,當中包括製作特輯、相集等等,而且限量發行,這些對癡心的樂迷來說都是別具價值的。

Alan經過這此別開生面的發行經驗,有很深的感觸,認為這種以樂迷為主,不以市場銷售為商業目的模式很切合新世代音樂人:與聽眾很親近、生計有一定保障、誠心做自己的藝術品。他又認為,雖然音樂載體不斷改變、音質不斷被壓縮下降,但人們對音樂的追求是不會改變的: 「音樂人的生計從不指望上網下載或串流的人,而是靠真擁躉、歌迷會的支持,」他不介意先以一個低的門檻去發佈作品給大眾認知,然後用藝術品當中的原真去交換樂迷的真心,「寧受知音犒識,不期大眾施毛。」這才是藝術工作者的理想世界。

十年過去,公開信中描述的市場景況大有改變。例回黑膠唱片的回潮,Bandcamp與Youtube channel平台的崛起,都是業界的化危為機的機會。文中提到的音量與高音質的分歧更是偽對立,正如我們在手機上看名畫與到博物館真跡當然不是同一回事,但這無礙於我們對藝術品的理解,理解過後人們自會定下對接觸藝術品願意付出的價值。

其實重點只有一個,非關音質,而是對藝術的尊重。

-梅迪斯

(圖片為設計對白)
(圖片來源:Pinterest)

公開信原文鏈結: https://bit.ly/2PjkW4m